贵州省印江中学校长 陈松
贵州省印江中学始建于1940年,是一所具有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的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为进一步落实育人任务、优化育人机制、提升育人质量,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制定《贵州省印江中学“依仁·四爱”德育体系纲要》,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德育品牌及释义
根据印江中学发展历史、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发展定位,结合印江县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在理解德育本质、遵循德育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我校“依仁·四爱”德育品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方向,以德为支撑,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爱”即爱自己、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
“依仁·四爱”德育的实施,在总体上是按照“爱自己”的“青春使命”,“爱学校”的“行为规范”,“爱家乡”的“思想情感”,“爱祖国”的“责任担当”成长规律展开。
“依仁·四爱”德育即是在“双主体”德育理念下,全面激活德育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体性,做到“主体互动,主体交融”,从而实现“金色年华,知行合一,使命与责任”的德育目标。
二、育人理念及德育目标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总目标的指引下,印江中学育人理念是:立德树人、和谐发展,德育工作目标为:培养爱国守法、开放自信、明礼笃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培养具有“健康身心、自由灵魂、科学精神、百姓情怀、国家责任、国际视野”六大核心素养和“有政治信仰、有国家责任、有民族情怀、有文化智慧、有科学精神”五有时代新人品质的学子,坚持向着缤纷出发,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和歌唱,真正实现“走得出、走得好、走得远、走得远、走德美”的发展目标。
三、德育内容
根据德育目标,遵循德育规律,学校着力构建“三年一体化”德育体系,在三年教育过程中,着力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禁毒教育、法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学校文化教育、励志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德育教育,具体围绕“金色年华,知行合一,使命与责任”三个目标细化到每一阶段。力争全面做到“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全面提升我校育人品质与办学品位,助推实现学校“黔东名校、贵州一流”的发展目标。
四、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根据贵州省印江中学党建工作目标,不断优化德育目标、细化德育路径、强化德育组织,建立“一核、两翼、三年、四维、五层”的德育工作组织架构。
“一核”指坚持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领导。
“两翼”指以“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德育实施路径。
“三年”指以“高中三年德育课程序列化、德育活动立体化、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评价多远化”的“三年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
“四维”指以“学校、学生、家长、社区”组成的四个维度的德育参与者,构建起多主体交互、多维度融合的德育网络。
“五层”指以“学校领导(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年级部、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五个层级管理。
五、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效果的达成与德育水准的提高,有赖于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过硬、教育情怀浓烈、敬业精神突出”的德育队伍。全面、精准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加强、优化德育队伍建设,是我校“依仁·四爱”德育体系构建的题中之义。
(一)健全德育管理体系
“依仁·四爱”德育的建设,坚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构建以“学校领导(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年级部、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五个层级管理体系,也即是我校德育组织领导中的“五层”。
“五层”管理中的各层级主体,既分工明确,又互补交融,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的管理架构。
学校领导(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统筹协调德育处、安全保卫处、校园委、年级部的职能分工与合作。掌握学校德育工作的总方向,引领学校德育的内涵发展。德育处负责学校德育课程开发、德育活动组织、德育实践平台搭建、德育队伍培养、德育评价实施管理、家长学校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与总结,统筹协调各年级德育工作。年级部在德育处的统筹下,负责对应年级的德育活动组织、班主任队伍管理与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积极总结、提炼具有年级特色的德育思想。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实好德育处、年级部的相关德育管理措施,思考制定班级发展规划、打造好班级学科管理团队、落实“全员育人”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好主题班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爱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积极主动地做好家校沟通、选拔培育学生干部、引领打造班级文化营造好学风班风。学生干部在德育处、年级部、校团委、班主任的引领下,积极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做好学生自我管理。
(二) 强化德育队伍建设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做强德育队伍建设上,“四爱”德育体系主要围绕以下工作进行:
1.优化班主任队伍的选拔机制。坚持从教师队伍中“优中选优”的原则,确保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过硬、教育情怀浓烈、奉献精神突出”的班主任队伍。从源头上确保“四爱”德育的有效实施。
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理论学习。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等方式,全面加强对班主任的德育理论培训。通过校内“德育沙龙”、“德育讲座”、“共读一本德育书籍”、“示范性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分享德育经验与智慧。通过“班主任青蓝工程”、“副班主任工作制度”传承班主任实践经验与智慧。
3.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成长。通过建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家校沟通站”等形式,强化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4.创新班主任队伍评价机制。做优校园“尊师节”,做好“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探索校内班主任“星级制”管理,实施班主任“评星评级”制度,助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5.做好校内“主题班会优质课”比赛、评选活动。以“主题班会优质课”竞赛为载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能力。
六、实施路径
德育实施路径是德育效果显现的必经之途。我校“依仁·四爱”德育体系,主要是依托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三方育人”的“六育”载体展开,从而达到“金色年华,知行合一,使命与责任”的“依仁·四爱”德育目标。
(一) 课程育人
1.国家课程育人。通过“学科渗透德育”的具体措施,增强学科育人的意识,健全学科育人的机制与体系,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育人理念。
2.校本课程育人。根据“依仁·四爱”德育的内涵和要求,构建全面精准、系统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优化“依仁·四爱”德育实施路径。
(1)红二六军团会师文化
(2)依仁文化
(3)书法文化
(4)演讲与口才
(5)“心灵栖所”与心理健康
(6)泥塑
(7)土家族传统文化
3.社团课程育人。根据“依仁·四爱”德育的内涵和要求,积极组建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的社团,通过社团课程推进“依仁·四爱”德育的有效落地。
(1)“红色文化”探究社。
(2)“依仁文化”宣讲社。
4.书院讲堂育人。根据“依仁·四爱”德育的内涵和要求,定期举行相应的讲座课程,通过名家讲坛、“思政大课堂”、“印江中学德育沙龙”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系统化宣讲“依仁·四爱”德育的内涵、路径、要求,以达成“金色年华,知行合一,使命与责任的“依仁·四爱”德育目标。
5.主题班会育人。我校的主题班会紧紧围绕着我校的“德育十字铭”即“忠、孝、礼、法、信、大、恕、闵、乐、勤”展开。我们围绕着“德育十字铭”,利用“校级主题班会、年级主题班会、班级主题班会”、“三级同构”的主题班会形式,采用“学生组织、学生参与、学生评价、教师引导”的“主体互动式”的主题班会实施方式。
(二) 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学校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细致、精准、体系的文化育人,是“依仁·四爱”德育的重要实施路径。
1.学校文化育人。整合印江中学的发展历史,实现学校历史文化育人。“黔东名校,依仁新颜”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德育教科书”。同时,系统打造学校的公共空间布局、教室空间布局,通过“依仁·四爱”德育标语、“依仁·四爱”德育制度上墙等形式,实现学校空间文化育人。
2.经典传统文化育人。
3.革命红色文化育人。
4.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育人。
(三) 活动育人
现代德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即是:主体体验。合宜的德育活动是推动“四爱”德育理念落地的重要力量。构建与“四爱”德育内容匹配、逻辑层次分明、时间体系有序的活动载体,是“四爱”德育生效的重要途径。“依仁·四爱”德育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德育活动”
1.节日、纪念日活动。
2.仪式教育活动。按照学生发展规律,规划好“三年一体”的升旗仪式活动主体。通过系统化的升旗仪式活动,结合具体的教育契机,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系“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征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学校文化教育、励志教育、人生规划教育”等教育活动。
3.塑造精神的“学雷锋活动”。通过“读雷锋的文字、做雷锋的学生、写自己的感想”等系列活动,强化对雷锋精神的内化与理解。
4.强化信仰的“清明祭扫·缅怀先烈”。通过组织学生到木黄会师纪念碑、县烈士陵园“清明祭扫·缅怀先烈”活动,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对生命的敬畏。
5.音体美活动及科普、环保活动。每年开展春、秋季运动会,通过体育竞技,引导学生重视身体锻炼,追求身心和谐,培育拼搏、合作、团结的精神,营造奋发向上、坚韧不拔的“奥运精神”。
6.共产主义青年团、学生会、社团等活动。
7.“珍惜生命·美好青春”暨“印江中学消防逃生演练”活动。通过逃生演练活动,提升学生逃生能力,唤醒学生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努力奋斗、青春无悔。
8.“诗意的栖居-探寻心灵的奥秘”暨“印江中学心理健康徒步行”活动。协调身心健康,助力诗意成长。
9.“傲视群雄,青春无悔--高三学子百日誓师大会”暨“印江中学成人礼”活动。通过成人礼活动提振学生士气,激扬学生斗志,展现学生力争上游的生命姿态,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四) 实践育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实践对“依仁·四爱”德育的落实意义重大。我校“四爱”德育建构,主要依托“重走长征路”、“牵手名校友”两个德育实践活动。
1.红色文化实践——重走长征路。
在每年的秋季学期,组织高二年级的新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的研学活动。旨在落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德育目标。
2.传统文化实践——土家文化
依托土家传统文化这些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载体,创新德育形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
3.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五) 全员育人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全员育人”是“依仁·四爱”德育的内涵和特色之一。我校的全员育人工作是通过确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班主任组织领导班科教师团队建设,班主任组织实施全员德育导师制,三位一体的形式建构的。
1.全员。班主任制定的确立目的之一就是要优化班级管理,落实主体责任。但当下班主任工作的现状是班主任的领导力得不到正常的发挥,班级管理有待优化。为此,“确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落实德育工作的第一步。“确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有两层意思,一是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必须成为班级德育的“第一责任人”;二是班主任的权利,班主任有权利组织本班的“全员德育导师制”,组织召开本班的“班科教师会议”。
2.全程。孔子推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有教无类”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因材施教”更是彰显了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全面推进“三立”德育建设,我们在整个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目的就是解决“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脱节的困境,落实“全员育人”的德育原则,实现“生生有师管,人人有发展”的公平教育。
3.全方位。在“全员导师制”的整体框架下,班主任积极落实班科教师会推动、深化“班级德育团队”的构建,让“全员导师制”落地落细落实,让“依仁·四爱”德育发生发力发光。
(六) 三方同育
实施“学校、家长、社区”三方共振的全方位育人格局,是“三立”德育落实落细的主要途径。依托家长、社区的力量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形成育人合力,提高“依仁·四爱”德育实效。
1.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教育必须是“全方位教育”,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有助于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实现全方位无缝隙育人,推动“依仁·四爱”德育的落实。学校组建三级家长委员会,也即班级层面、年级层面、学校层面,三位一体的家长委员会体系,有助于立体化实现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2.家庭(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教育)。每学期分年级组织两次“家校交流会”,分成年级层面和班级层面,“家长交流会”的主题、形式由年级和班级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畅通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做好家校交流。
3.社会(区)。组建“家长学校”,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领导架构,根据“依仁·四爱”德育的内涵和要求,完善“家长学校”的课程体系,按照高一、高二、高三的时间顺序,对应“四爱”的内在逻辑,开展对应的“家长学校”课程,助推“家校共育”。
4.寒暑假期搞实践,社区教育不可少。每学期的寒暑假开展暑期德育实践活动,利用社区资源推动“依仁·四爱”德育实践。按照高一、高二、高三的时间顺序,对应“四爱”的内在逻辑进行相应的假期德育实践。
七、实施序列
“依仁·四爱”德育是基于学校三年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思路而打造的德育品牌。“四爱”德育的实施,在总体上是按照高一、高二、高三的时间序列推进,高一为“爱已”“爱校”的“金色年华”,高二为“爱家乡”的“知行合一”,高三为“爱国”的“使命与责任”。当然,学校德育本身是一个交融互通的有机整体,三年的德育活动肯定是既有侧重又有交叉,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
(一)高一德育主题:“爱已”“爱校”的“金色年华”
(二)高二德育主题:“爱家”的“知行合一”
(三)高三德育主题:“爱国”的“使命与责任”
八、德育评价
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评价,德育教育亦同。德育评价有助于“依仁·四爱”德育的有效实施和德育效果的体现。
(一) 德育评价档案袋
建立《贵州省印江中学学生德育评价电子档案》,对印中的学生实施三年一体的德育评价。要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效果“有据可依、有迹可循、有级可评”。学生德育评价的结果用于学生的评优评先、招生升学等方面。
(二) 学生评选
进一步弘扬优秀、鼓励先进,在学生群体中发现、激励、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营造力争上游的学校德育文化,按照《贵州省印江中学三好生、优秀生、先进生、文明学生评选方案》,每年定期进行评选活动。
(三) 班主任评选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鼓励先进,激励、培养、打造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做强做优德育队伍,按照《贵州省印江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每年在教师节举行教师节表扬活动,评选、表彰一批理念先进、情怀浓烈、业绩突出的班主任,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九、结语
“依仁·四爱”德育体系,紧紧围绕着“党建引领德育”的工作方针立足学校实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建立、完善、充实、优化德育品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队伍、德育评价等内容,着力打造我校三年一体化的“依仁·四爱”德育体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德育要求。
电话:0851-84879679、0851-85828969
联系人:安老师
邮箱:635983225@qq.com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黔灵山路世纪金源财富中心D栋10楼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