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德育活动课与教材研究

    一、怎样上好德育活动课

    德育活动课(主题班会课)的开展是学校开展德育研究和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一所学校搞没有搞学校德育研究,或者说搞没有搞学校德育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他开展的德育活动搞没有搞,学校的德育科研水平和德育工作的效果,也主要由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效果来决定的,所以一所学校的德育活动开展得怎么样维系着学校的德育研究水平,上好学校的德育活动课就非常重要了。

    (一)、找准主题,是上好德育主题班会课的第一步

    我们说的德育活动课与学科教学以及传统的班会课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何才能上好德育主题班会课呢?我们认为首要的是上课老师要找好找准主题,关于主题的几个事项:

    1、怎样找主题:

    (1)、从最近一段时间里学生、学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最让老师心烦的事是什么,提高提炼找出主题:比如每年9月刚刚开学,对于初一、高一的新生来说,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程,融入到学习中去就是班主任老师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用“我是一名初中生”、“高中生活开始了”等主题内容。又比如:每年的4、5月份,对于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来说,中考与高考的健康心理的调适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毕业班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就可以用“快乐学习、赢在中考(高考)”的主题内容开展主题德育活动。

    (2)、根据上级组织部门和学校安排的中心工作任务来确定主题:一般情况下上级组织管理部门和一年中学校的中心工作任务,如法制教育、环保教育、爱国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禁毒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工作,班主任教师就可以把这样的中心工作作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这样不但开展了学生的德育工作,而且把上级组织部门和学校安排的中心工作任务用科研的方法系统、规范、科学的实施与完成,就会做的更出色。

    (3)、结合学生实际,用好《和谐德育》教材来确定主题: 《和谐德育》教材是按时间顺序为主线分月编排为课,结合每月的主要节假日、纪念日为主要内容,比如一月元旦、腊八节、二月春节、三月是学雷锋、四月清明节、五月劳动节、六月儿童节、七月党的生日、八月建军节、九月新生入学、十月国庆节、十一月世界问候日、十二月国际残疾人日这些节假日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分别开展:新年里我的打算、欢欢喜喜过元宵、雷锋在校园、在烈士墓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队旗敬礼、唱支山歌给党听、新环境新朋友、我们伟大的祖国、文明礼仪伴我行,同在一片蓝天等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的德育活动课。

     2、主题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要强;我们开展学校德育研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实效,想要有实效,首要的就是要有针对性,没有针对性就不会有实效性,针对性就是本着学生、学校的实际需要提高、改善、转变的问题,结合学校、学生发展方向需要的问题,从这些方面入手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或者主题班会才有针对性。

    (2)、主题要鲜明。主题班会课的主题内容要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出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指导老师要灵活运用《和谐德育》实验教材,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水平的实际,旗帜鲜明的告诉学生要开展什么内容的主题活动,目的性很强、很准确。

    (3)、题目要小。德育活动课对主题内容的要求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老师在上主题班会课时往往把活动课的主题内容弄得太大,内容太多。比如以“感恩”为主题内容的班会课很普遍,我们怎样来开展主题活动呢?首先我们来分析:社会有关爱之恩、学校有教师教育之恩、家庭有父母养育之恩、学生之间有互助之恩,这些内容指导老师就应该思考:我这节课到底是要感什么恩,并根据具体内容确定自己的课题名称,比如以社会关爱之恩为主题内容,题目可用《谢谢有你》;以学校教师教育之恩的主题内容为题可以用《我爱我的老师》;要感恩家庭父母的养育之恩时,可用《谢谢你妈妈》、《我爱你爸爸》;想表达学生之间互助之恩时,可以用《我们一路同行》,这样简单明了的题目。

    不要希望通过一次主题活动就把学生的所有问题都解决,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一个一个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提高了,慢慢就构建了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学校德育体系,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操作模式。

    (4)、活动形式要多样:德育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学课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德育的主题班会课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悟和教育。把相关的内容用歌舞、讲故事、诗朗诵、提问、抢答、辩论、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形式表现出来,结合实物展示、相关道具、图片、视频等把学校、家庭、社会中一些涉及到学生德育的典型现象和事例搬到课堂中来,创设情景让学生从中去体验、感悟和接受教育。这样的课学生就乐于参与了。

    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根据内容恰当地选择形式,避免繁杂,多而不实,不要把一次德育主题活动课变成了文艺活动。

    (二)、德育活动课教案的设计与撰写是上好活动课的保证

    确定了要上活动课的主题,其教案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设计方案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了。

    1、德育活动课教案的设计

     一次德育活动课的成功是从德育活动课教案的设计开始的,德育活动课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你想上一节什么主题内容的课,为什么要上这节课,用哪些方面的内容陈述你想要解决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示你的问题,只要把这四个问题回答清楚了,德育活动课教案的设计方案也就有了。

    2、德育活动课教案的撰写

    在心里有了德育活动课教案的设计方案,具体到活动时还要有一个教案,那就要有详细的撰写出来的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的主体内容是:第一部分:导入,老师的开场,告诉学生今天上什么样的课,请出主持人;第二部分:提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与主题相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用不同的形式提出、或者展示出来让大家辨析、思考;第三部分:解决问题,针对提出来的问题大家思考应该怎么做,解决存在的问题,还要诉学生努力的方向和怎样做到方法。第四部分:总结,总结主要是老师的点评,老师的点评以表扬为主。

    (三)、德育活动课的组织与要求

    1、主持人的选用与安排

    德育活动课的双主体原则,活动课主要由学生自己参与和完成,要上好一次主题德育活动课主持人的选用与安排十分关键,一般情况低年级学生可以采取四人或者多人,让每一个人记的少一些,容易完成,也让更多的人得到了锻炼。高年级学生一般2到4人,男女生配合,多形式出现来支持,一般要求普通话好一些、胆子大一些、表达能力强一些的学生更能够把控课堂活动的气氛与流程,所以,主持人的选用与安排工作做好了,活动课就成功了一半。

    2、学校怎样组织上德育示范课

    德育主题班会课是我们开展德育科研和学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形式,所以各实验校必须要组织上好德育活动课和示范课,并组织进行研讨,提高实验老师们设计和指导德育主题班会课的水平。

    德育主题班会课的示范课一所学校我们建议每月至少安排一节。在学校里实验老师轮流示范,一个学校一学年10位老师左右,每一位上课老师也没有太大负担;一个老师准备上课,其他老师帮忙,发挥集体智慧,合作打造提高水平;课上结束后,找几个老师,大家评评课,用说课评课来促进老师的成长;学校课题组还要写好小结,撰写开展活动课的研讨工作的简报。

    (1)、轮流示范,减轻负担。实验校可在每学期初的实验方案里将示范课分月安排到各个年级或学段,由不同的老师轮流去上。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各年级或学段的老师都得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和指导德育主题班会课,使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风采;二是可以避免“鞭打快牛”,能者多劳(累)的现象;三是可使大多数老师都得以锻炼和展示。

    (2)、集体智慧,合作打造。要真正上好示范课,就一定要合作。学校在安排上示范课时,不能认为这只是上课老师一人的事,而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合力打造。课题研究核心指导小组的成员要共同研究主题,设计方案,分工准备,试听点评,然后推出。应该看到,示范课的准备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要的是示范课的精心设计、反复钻研、团结合作,集思才能广益。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研究出成果来。

    (3)、学校课题组在布置老师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课之前就要有一个统筹与安排,按照学校课题研究的主题,按学段目标和内容体系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分若干小主题给老师,每一位老师承担一个主题来组织活动课的教案设计与编写,老师写好教案后交到课题组,由课题组组织核心研究成员把各位老师的活动课教案统一研讨、修改后打印成一册,每一位实验老师一册,老师拿到了学校统一的教案也可以有选择的在自己的班里组织活动课,学期结束时学校又把老师们上课后修改的活动课教案收起来,再一次研讨修改,打印成册,新学期实验使用。

    3、课后评价与反思是活动课后的重要环节

    (1)、说课评课,促人成长。示范课上了以后,必须要组织实验老师们进行说课评课。只有这样,老师们才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让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所谓说课,就是上课老师要讲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对这节课是如何设计的?预备达到什么目的?以及课后反思等。群言就是智慧。课后专家和同事毫不客气的评头品足,“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的点评,更会让上课的老师刻骨铭心。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指导、批评、表扬和挑剔中,让实验老师们成长和成熟起来,铸就了名师。

    (2)、写好小结,撰写简报,作为资料收存。说课评课后,一定要趁热打铁,及时写好小结,收集好资料归档。不少学校或实验老师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一步工作给以后的实验总结、结题报告的撰写就找不到材料,这些平常点点滴滴的工作和好的体会与思想就是成果,有了成果就要向农民学习,庄稼成熟了,要及时收割晾晒,做到颗粒归仓。不能让它成熟了丰收了还烂在田地里。

    为了更好地上好德育主题班会课,各实验区、校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组织进行德育主题班会优质课的评选表彰活动,以推动主题班会课水平的提高。

    (四)、德育主题班会课的三个体现

    1、要以学生为中心,避免教师的包办代替。参与活动的是学生,活动的内容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相关。学生是参与实践和受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的主体,这是德育活动课的“双主体”原则。教师只能是德育活动课的导演而不是主演,是张艺谋而不是章子怡。指导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放心地让学生去活动。事实上,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磨炼后,是能够做得很好的。

    2、学生参与面要广。指导老师在拟写德育主题班会课的教案和指导班会课时,一定要想到这一点。要想方设法、尽最大可能让绝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体验、感悟,并受到教育和启迪。不能只是让一小部分学生参与活动,而让大多数学生坐在那里没有事做而只是当听众。这一点,也是评价一堂主题班会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3、活动课的实效。一次成功的德育主题活动课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乐于参与,又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探究、体验感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得到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主题班会的原则

    (一)、主题班会的指导与评价

    1、主题班会评价的指导思想:

    (1)、马列、毛、邓思想;

    (2)三个“面向”思想;

    (3)多途径、客观公正;

    (4)为教育的改革、质量、素质教育服务;

    (5)全面发展的思想。

    2、主题班会评价的功能:

    (1)信息反馈;

    (2)激励;

    (3)教育;

    (4)管理;

    (5)研究等功能。

    3、主题班会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

    (2)科学性;

    (3)客观性;

    (4)可行性;

    (5)整体性;

    (6)有效性;

    (7)正确性;

    (8)积极性原则。

    4、主题班会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整个过程的具体分析,对过程进行鉴定评价;

    (1)激发动情阶段;

    (2)活动的准备阶段;

    (3)活动进行阶段;

    (4)活动巩固阶段;

    5、主题班会评价的方法:

    (1)成果展示法;

    (2)学生自评法;

    (3)师生民主评价法;

    (4)专家评价法;

    (5)量化评价法。

    6、主题班会评价管理;

    (1)计划管理;

    (2)过程管理;

    (3)组织管理;

    (4)制度管理。

    (二)、主题班会的特点:

    1、目标性。

    2、时代性。

    3、主体性。

    4、知识性。

    5、实践性。

    6、双边性。

    7、综合性。

    8、多样性。

    9、创造性。

    10、开放性。

    (三)、主题班会的类型:

    1、思想教育类。

    2、指导学习类。

    3、扩展知识类。

    4、生活指导类。

    5、审美娱乐类。

    6、综合类。

    (四)、主题班会的形式:

    1、报告式。

    2、演讲和竞赛式。

    3、座谈、讨论式。

    4、文艺表演型。

    5、实践性。

    6、野外活动型。

    7、交流式。

    8、社会公益活动。

    9、纪念性。

    10、综合性主题班会。

    (五)、主题班会方案的设计原则:

    1、主题深刻的教育目的性原则。

    2、内容鲜明的针对性原则。

    3、过程严密的序列性原则。

    4、良好的教育实效性原则。

    5、强烈的教育实效性原则。

    6、浓厚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原则。

    7、表现奖励的激励性原则。

    (六)、主题班会从形式和效果上应遵循以下十三个原则: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原则。

    2、教师良好的指导性原则。

    3、畅所欲言的开放性原则。

    4、展示学生才华多面性原则。

    5、人事安排的合理性原则。

    6、班会时安排的适宜性原则。

    7、板面设计的衬托性原则。

    8、总结高度的概括性原则。

    9、各种突出事件的预测性原则。

    10、内外结合的灵活性原则。

    11、自我教育的实效性原则。

    12、教育手段的先进性原则。

    13、班会主持风格的多变性原则。

    (七)、设计开主题班会注意的问题:

    1、忌主题不明确

    2、准备不充分

    3、参与性不强

    4、忌班主任包办代替一切或全部过程

    5、忌表演式

    6、忌成人化

    7、忌安排过密

    8、忌班主任在班会上过分严肃


    三、怎样评价德育活动课

    (一)、德育活动课评价的基本原则

    活动主题
    1、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寓意深刻

    2、主题具有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教育性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确定主题

    活动目标
    1、目标明确,有明确的导向和时代性

    2、达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3、学生有认识,有感悟,自我教育能力得到增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内容
    1、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紧扣主题,准确定位

    3、分出层次,突出重点

    活动情景
    1、情景设计合理,操作性强,能体现教师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要依据所确定、分解、细化的具体内容选择事例

    3、按照“小、近、实、序、趣(亲)”的原则选择典型事例

    4、采取多种形式呈现事例,形成生动、感人的情景

    5、设置拓展性、开放性的,能给以学生思考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

    6、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作用明显

    7、师生互动,学生参与面广,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方式

    1、新颖、独特、多样,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2、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3、重视活动的群体性,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4、能创设生动、活泼、有效的课堂氛围

    教师行为

    1、活动的导入自然、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能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交流,并且能引导学生的讨论

    3、总结简明扼要,紧扣主题,画龙点睛,层次清楚,寓意升华,启迪心灵,有激励教育作用

    4、活动设计有特色有创意,体现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创造性和趣味性

    ( 二)、德育活动课的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