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的难点、重点、热点

    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恐怕是学校工作中最尴尬的一项工作了,为什么我要这样讲,首先是近年来,国家有关学校德育的文件是每年都有,这是雷声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而实际到学校,真抓实干的雨点之少,也是十分突出的。这样的现状还不够尴尬吗?

    关于德育?它是教育的任务、校长的责任,教师的良心。就拿四川“5.12”大地震来说,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地震后却无一伤亡。这是因为桑枣中学有一位负责人的校长—叶志平。他当校长的四年里都做了什么?一是加固了教学实验校,二是常年组织学生操练紧急疏散。这两项工作在做的时候,还有人背后指责。如果没有这次地震,叶校长的责任心也不会这么快就体现出来。所以说德育是什么,是细雨润无声,是点点积累。但在这大灾难中就体现出来了。它就是校长的责任心。作为老师的,也大多是家长或将来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遇上一个负责任,有方法的好老师,使之将来有一个不错的未来。天下父母此心相同,当老师的只要这样换位一下,教师良心就出来了。

    我们抓学校的德育不是要等大灾难来检验,也不是要政府的奖励与荣誉,而是作校长的责任心、作老师的良心使然。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有许多难处、重点、热点以及出路在哪,大家共同商讨:


    一、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难点

    (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没有变。

    学校德育工作在一些地区,在一些学校还没有很好的抓起来,甚至没有被重视,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应付考试却很热。这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主要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没有变,升学看分数,家长也自己要求分数,考评看分数,学校就只有抓分数了,许多学校把学生圈养起来,星期天,星期六补课,寒暑假也是补课,学生只有补课,作业、考试,弄得精疲力尽。其实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成天的灌,效果怎么会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虎在公园被长期圈养,后来放虎归山,这只老虎连一只野兔都抓不到,没多久,这只老虎就死去了,大家试想,我们的学生长期在补课,作业、考试中度过,没有任何活动,有的学校连体育课都不上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考试外还有什么?

    (二)、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评价没有完全改变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一个地方教育的评价或者说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往往只有升学率这一条大指标。但在一些县(市)却正在改变这样的现状。如贵州的兴义市市教育局,近年来,正在加强和改进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把德育工作纳入对学校、校长、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黔西南教育排名靠前的县(市)。兴义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德育科研最好的实验区。

    (三)、学校德育工作是软指标

    虽说我们都在说:“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在教育方针里,德育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我们讲德育这么多年来,没有看到一套有关德育考评的硬指标。没有硬指标,才有“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样的结果。德育工作就只停留在文件上了。

    (四)、学生与老师的问题越来越多

    学生在课堂上杀老师的事件,远的不说在贵州近两年都发生了好几起了。作为一个老师,不要说学生成绩不好,作业没交,上课迟到,乱吐乱垃了。面对这样的事件发生后,我们应该去思考我们作为教师的执教水平了。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要来杀自己,学生怎样才能将你传授的知识转化?这些问题就是课题。

    老师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贵州也出了不少。比如,贵阳六中一女教师与自己的两个学生谈恋爱导致了学生残杀而亡,威宁老师组织学生卖处这样的问题。前几天,我在黄平很随意的抽查了几个老师,告诉我的情况可以让校长们吓一跳:贪玩、不专研业务、功利心强、有任务让、有好处上,能应付则应付,主动性差,教师不读书,认为自己有后台对学校工作不买帐,在一些中心城区,更有老师上课只讲一半或一拖而过,另叫学生交钱到家里补课。面对这样的老师,校长们再有多大的本领也难把学校管好!这也是我们和谐德育研究与解决的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不会好起来。

    (五)、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不良

    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与家庭教育的水平是密切联系的,家庭教育好了,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得了一半,反过来,家庭教育没有抓好,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会减半。现实中,许多在学校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往往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不良而引发的。作为学校又不能干涉学生家长的生活,但学校怎么办,就摆在了教育者的课题中来了。

社会教育的错位与失职

    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大问题。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助、形成合力,但往往学校教育与现实问题是不对称的,甚至是错位与失职的。

    2008年5月6日上午在重庆市的江津市向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彭飞在公交车上面对小偷大喊了一声:“嘿,你偷东西”,被小偷卡住脖子,扇了四个耳光,车上30多人无一人为小孩伸张正义,连司乘人员也失语了。后来区委书记对彭飞当面道歉与区区5000元奖励,都是无力的。社会风气与社会道德是要靠政府倡导的。光靠道德是没有力量的。

 

    二、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立志成才的理想教育      

    科研不是目的,是手段。它可以给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效果的提高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这才是我们从事德育研究的目的。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为谁在读书,怎样读书,通过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出指导方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开展立志成才的理想教育研究。

    (1)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学习焦虑的指导。

    (2)情商的培养:主要从人际交往、责任感、自信心、理财能力、独立能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入手。

    (3)六种能力的培训与强化:记忆力、意志力、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

    (4)多元智能的培养:如语言能力、逻辑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自治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5)家庭教育协作:父母尊重孩子的程度,父母对孩子了解的程度,父母是启发孩子思考的能力,家庭沟通的能力。

以上5个大的方面及各项德目如果学校将它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分层有序的开展下去,这样的学校就会出成绩了。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学校德育科研为学校教育服务的重点。

    (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校里表现出来的问题大多是行为习惯的问题,就是行为不够符合文明礼仪的规范育。小学、中学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不管是乱涂乱划,乱吐乱垃还是出口脏话,包括不尊敬老师,不团结同学,上课插话等诸形象,都是养成教育的缺失。一个学校的学生,只要大多数或绝大多数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这个学校的校风校貌就会上一个台阶,就会展现出良好的安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那这个学生,这个学校就会是一个好的学生,一所好的学校,这体现出来的就是德育的水平。

    比如:

    学校礼仪:课堂礼仪、仪容仪表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集会礼仪、交往礼仪;

    家庭礼仪:家庭成员相处礼仪、居家礼仪、亲友间礼仪、邻里间礼仪、访客待客礼仪;

    社会礼仪: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民俗礼仪;

    涉外礼仪等等。

    小学、中学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问题是我们可以抓特色德育的一个方向。

 

    (三)、人格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

    上面我讲到有学生因为与任课老师发生一点小冲突或被老师的批评后就接受不了,走上了极端,提刀刺杀教师的行为或自杀,或逃学等事件的发生,说明我们现在的学生心理十分的脆弱,没有正常的承受能力。所以要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爱心教育、挫折教育、团结互助的教育、平等和宽容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四)、生态文明的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的环境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学校德育所存在的种种不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的非生态性的弊端,适应我国中小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学校德育策略。以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等行动为重要抓手,通过课程教化、环境感化、过程内化的基本途径,使中小学生获得符合德育要求和自身生长需要的情感品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实现中小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践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道德情感。 

    生态德育提出的针对性非常鲜明,就是要克服传统德育的种种弊端。传统学校德育存在不少弊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对人的成长规律不够尊重,对其他生命不够尊重,对自然不够尊重,即缺乏生态性的理念和做法。生态德育追求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态,促进学生生态性的发展。 

                                 

    三、 学校德育工作的热点问题

    (一)、和谐德育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德育活动中,教育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激发;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学校、社会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三者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所谓整体化的大德育观,指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使之合而不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目标一致,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德育作用相长,从而产生综合的德育效应,使学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 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这就是我们提倡和实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和谐协调发展的“和谐德育”。

    当前关于和谐社会问题的探究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那我们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来适应这个社会的新形势呢?和谐社会的目的是“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用在教育上则应该是“各有所爱,各得其学”的成才观。什么样的人是人才,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来探讨的问题。爱迪生的逃学,丁俊辉玩台球,按一般老师的标准,他们都不是好学生,更不是人才了。就像七个音符,如果没高低长短的组合就不会有动听的音乐。学校里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的班主任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面对这一代学生我们校长又如何来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德育就摆在了广大教师与校长的面前。

 

    (二)、生态德育

    生态德育主要是针对传统学校德育所存在的种种不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的非生态性的弊端,适应我国中小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学校德育策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生态哲学原理和十八大报告精神,以生态情感和品德要素为切入点,以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等行动为重要抓手,通过课程教化、环境感化、过程内化的基本途径,使中小学生获得符合德育要求和自身生长需要的情感品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实现中小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践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道德情感。

    近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一部分人追求高消费,认为更多地消费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生态文明是致力于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与此对应,人的生活方式则应该实行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这种生态文明状态下的生活方式,也需要在广大的中小学生中通过生态德育途径来培育。

 

    (三)、校本德育

    校本德育的内容指的是一所学校如何根据本校老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校本德育的内容要符合整个社会对学生的基本的统一的要求,但又必须是一定阶段内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和校本化,

    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尽管我们对所有学生的德育要求是一致的,但对于身处不同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下的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学生来说,德育又应该是有差异的、因人而异的。德育的校本化,德育的学校特色,是以校本管理为基础,以整体发展为动力的学校德育工作方式,将德育对学生的基础性要求与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四、学校德育工作的出路

    (一)、开展德育课题的研究,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面对学校诸多问题,最好的出路就是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探索出一套有自己学校特点、特色,符合自己学校学生,又在自己学校中切实可行的实践的学校德育体系。因为现在在学校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有专家指导,少走弯路,也容易出成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问题就是课题把问题找到加以研究,解决掉,问题解决了,成果也出来了。通过课题研究不但让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带一帮老师出来。一所学校只要有20%或30%的老师是十分认真负责的老师,是骨干老师,是专家,那么这所学校就大有希望了。而这个时间一般不长,二至三年的时间老师们就成长起来了。

    (二)、把学校德育工作纳入常规管理.

    教师不抓德育工作是学校没有把它列为硬指标,没有纳入对老师的常规管理。老师自己就不会去抓的;学校不怎么抓德育工作也往往是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对学校或校长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学校及校长就自然是:“学校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了”,因为干了是白干,那谁都不会去干。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校长的水平,而学生的情况怎样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执教水平、能力则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相关。而目前教师这个职业的认知度是不足的,教师是为谁在教书?这个基本问题都模糊不清,又怎么来谈敬业呢?搞教育的人一年都没有读一本书,都不愿投入,学生又如何满意。一个学校没有一批尽职的教师,这所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如果学校加入了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是可以获得许多培训机会的,甚至是一对一的指导,有需要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校教师搞职业道德培训,创新教育培训,教师心理健康等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改善教师执教方法。促进教师敬业精神,提高师德水平。

    (四)、把家长学校切实的开展起来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要重视发展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学校要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把家长学校办实办活。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使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能够掌握比较科学、规范、系统的教子方法。家庭教育搞好了,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学校的德育科研就有了真正的成果。

    综上所述,学校在抓德育工作时有许多的困难,但只要校长有责任心,教师有良心,经管抓学校德育工作不会给校长、教师带来经济利益,但它可以提高教师的师风师德水平,提高学生的养成教育,改善校风校貌,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而且有众多的一线教师与众多的教育领导的参考,还有总课题组及教育部的专家的指引,那我们的这项工作会抓出成效来的。